关于组织参加教育部第十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5-06-27 访问次数: 11
各系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新时代学校廉洁文化建设,把廉洁教育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养德修身始终,以廉洁文化涵养校园正气,坚定不移推动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十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的通知》(教思政厅〔2025〕14号)精神,现就我院参与第十届高校廉洁教育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清风育德守初心 廉洁笃行担使命
二、活动形式
本次活动围绕“学廉、思廉、践廉”三大主线展开,共分为“学廉知廉”知识问答、“思廉传廉”作品征集、“践廉守廉”课堂笃行三个单元。旨在促进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树榜样,教师廉洁从教正己身,学生廉洁成长重品德。
(一)“学廉知廉”知识问答单元
本单元活动主要依托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开展,也可通过微博#我为学校赢莲子#话题参与,通过在线廉洁知识问答和廉洁视频故事答题,提升师生廉洁正气。(具体要求见附件1)
(二)“思廉传廉”作品征集单元
“思廉润初心”作品征集
1.“话廉修德”校园征文。围绕活动主题,结合工作、学习、生活实际,撰写诗歌、散文、随笔、信件等,记录新时代校园廉洁文化建设鲜活实践,展现清风正气涤荡下的精神面貌。
2.“绘廉铸魂”创意征集。通过中国画、书法(含篆刻)在艺术创造中涵养尚廉崇德、持廉守正的精神境界,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营造风清气正育人生态。
3.“视廉正行”视频征集。通过短视频、微电影、微纪录片、情景剧等形式,讲述身边的廉洁故事、廉洁典型,将廉洁理念转化为生动影响,用光影语言书写新时代廉洁文化篇章,推进廉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廉洁教育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具体要求见附件2)
(三)“践廉守廉” 课堂笃行单元
1.“树廉风”廉洁文化课。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为主线,将廉洁教育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与场景化活动开展,依托开学第一课、毕业最后一课、日常思政课,构建“全时段覆盖、全要素渗透、全过程参与”的廉洁文化育人格局。
2.“青廉说”廉洁微网课。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围绕“青史镜鉴·破形式主义之弊”“清风传家·守公私分明线”“数字守节·树清朗网络观”“青矜持俭·践节约新风尚”等主题,深挖经典廉洁文化典故,遴选优秀学生代表以微视频形式录制“清廉说——廉洁文化大联学”网络微课,通过角色带入强化责任担当,形成青年影响青年的廉洁文化传播效应,培育知行合一的廉洁践行者。
3.“寻廉脉”廉洁实践课。利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学生走进廉洁场馆、教育基地、历史遗迹等,通过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与深度参与,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内化”的转变。让师生在触摸廉洁文化温度的同时,自觉做知廉、守廉、践廉的行动者,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设清朗社会注入无限动能。
(具体要求见附件2)
三、活动安排
活动自2025年6月启动,至2025年12月结束。分系部组织,学院推荐、市级初筛、教育部审核、宣传展示等阶段。
(一)系部组织(2025年6月至8月)。结合系部实际,广泛动员干部师生组织参与知识问答系列活动,并有针对性打造和推荐优秀作品征集、课堂笃行成果(规格要求和提交方式见附件1、2)。各系部推荐“话廉修德”校园征文、“绘廉铸魂”创意征集、“视廉正行”视频征集、“树廉风”廉洁文化课、“青廉说”廉洁微网课、“寻廉脉”廉洁实践课等成果不少于3项,推荐成果须填写推荐表(附件3、4)。
(二)学院推荐(2025年9月)。9月5日16:30前将以上优秀成果及有关附件打包发送至邮箱hdjw@cczu.edu.cn。学院择优向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推荐。
(三)省内初筛(2025年7月至9月)。省教育部将对各校推荐作品进行审核,确保参与集中展示的作品导向正确、思想积极、质量过硬,并择优推荐部分作品。
(四)教育部审核(2025年10月)。教育部组织专家对各地推荐的作品进行审核,并择优展示。廉洁知识问答将综合答题质量、完成时间等因素为优秀学员颁发电子学习认证证书。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系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抓好廉洁教育作为全面落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部署要求的重要举措,结合实际抓好统筹协调、精心谋划部署、认真组织开展系列活动。
(二)把准方向,严格标准。各系部要强化政治意识,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把好政治关,坚持质量为本、内容为王把好质量关,坚持公平公正、有序有力把好程序关。坚决杜绝各类弄虚作假行为,不得提交有知识产权争议、违法涉密等国家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作品。
(三)加强宣传,注重实效。各系部要增强政治本领,做好舆论引导,把握传播规律、整合宣传资源、运用新兴技术、创新机制建设、形成宣传合力,以有形有效的宣传引导推动廉洁教育走深走实。
附件:
2025年6月27日
纪检(监察)与审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