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终于有了肯定的答案!”近日,已经接到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26岁小伙马正水在朋友圈写下这句感慨。从“逃考”的叛逆少年到985高校研究生,他用5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人生逆袭。“在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学习的这几年,是我攀登高峰的重要阶段。”马正水说。 从中专生到985研究生,马正水把不可能变可能。杨丽 郭婧姝 供图
2000年出生于宿迁的马正水,初中时因厌学放弃中考,只身前往苏州体验生活。“没学历、没技能、没人看得上你。”一年浑浑噩噩的生活让马正水突然意识到,该学习的年纪就该好好学习。于是,他回到宿迁进入民办中专埋头苦学,2020年成功考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
“在泰职院的三年是马正水重塑自我的关键期,学校的师生氛围和学习环境让他脱胎换骨。”马正水的老师段艳艳回忆说,在泰职院,马正水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并制定了清晰的人生规划:拿奖学金、担任学生干部、寻求升学机会。三年内,他不仅获得省优秀学生干部、校级奖学金等荣誉,更用行动证明“职教生同样能绽放光彩”。
两次人生关键战役
2023年1月,正在上海某外企实习的马正水迎来江苏专转本考试的重要机遇。
“我深知这次机会的分量。”白天处理工作,深夜在办公室挑灯备考,连春节都留守公司复习。经过60天高强度冲刺,最终,他被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成功录取。
本科阶段的全新学术平台让马正水实现跨越式成长。每天的“考研下午茶”成为重要转折点,学院辅导员金超通过这种特色沙龙,为学子们提供院校选择策略与专业学习方法。“身边同学带着省技能大赛一等奖的履历,有的早已规划留学深造,他们的优秀反而成为我的动力。”马正水说,“差距不是逃避的借口,而是追赶的坐标。别人能做到的,我也可以。”
考研路上,英语和专业综合犹如两座险峰。金超老师说,为了攻克英语,马正水坚持每天背100个单词,一年后成绩显著提升;面对完全陌生的专业内容,他反复研读教材、整理错题集,使成绩稳步提升。最终,马正水以复试第三、总成绩第十的优异成绩,成功考入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攻读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硕士专业。
逆袭背后的四个“通关密码”
回顾五年逆袭路,马正水总结出四个学习要点,分享给大家。
以目标为罗盘,把大目标拆解成若干小任务。无论是“每天背100个单词”的短期计划,还是“考上研究生”的长期目标,他会罗列清单逐项完成。他认为:“就像航海需要灯塔,学习也要有明确方向。”
以韧性为风帆,在失败中反复“重启”。面对代码天书与英语长难句的围困,他总以“再试一轮”破解困局。他坚信:“真正的突破,往往蛰伏在第101次尝试中。”
以时间为画笔,高效规划学习节奏。马正水制定了详细的备考计划表,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同时保证劳逸结合。他感慨:“时间是最公平的资源,关键看怎么用。”
以同行为力量,借力团队共同进步。备考时,老师的指导、同学组建的学习小组及家人的支持,都成了马正水前进的动力。他表示:“一群人奔跑,比独自前行更容易坚持。”
“我不是天赋型选手,只是在每个转折点都选择了坚持。”马正水说,“从泰职院到怀德学院,再到中国农业大学,每一段求学经历都像一级台阶,老师们的托举、同学们的陪伴,让我有勇气不断向上攀登。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要敢迈出第一步,每个人都能改写自己的故事。” 记者 杨丽 通讯员 李姗姗
泰州晚报:https://sz.tznews.cn/tzwb/pc/col/202505/15/content_287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