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团委概况

|

思想引领

|

创新创业

|

实践育人

|

校园文化

|

学生团体

关于开展2025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5-05-19    访问次数: 57

各系部、各学生班级: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工作的通知》(苏教办高函〔2025〕3号)要求,我院将开展2025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型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简称大创项目)分为三类,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

1.创新训练项目:主要支持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条件准备、项目实施、报告撰写、成果交流等工作。分为“国家级(推荐)”“省级”“校级重点”“校级一般”四等级。

2.创业训练项目:主要支持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每个学生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角色。分为“国家级(推荐)”“省级”“校级重点”“校级一般”四等级。

3.创业实践项目:主要支持学生团队在学校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主要利用创新技术成果,研发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和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分为“国家级(推荐)”“省级”“校级重点”“校级一般”四等级。

 

二、选题要求

大创训练计划项目要求:项目不限学科专业,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具有创新性或明显创业教育效果;选题方向正确,内容充实,论证充分,难度适中,拟突破的重点难点明确,研究思路清晰,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方案可行,预期成果具有可考核性。学生可根据兴趣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题,选题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有关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产业最新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分解细化的具体项目或企业设置的开放性课题;校内外创业园地中的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结合科技创新的一切有待于创业实践的项目;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社会调查项目;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等。鼓励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选题,鼓励直接来源于产业一线、科技前沿的选题;鼓励开展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课题;鼓励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选题。支持有技术化、商业化和产业化前景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鼓励我校《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双创训练项目申报。

 

三、申报对象

大创项目团队成员原则上为全日制、非毕业班普通本科在读学生,以二、三年级本科生为主。每位学生每年申报参与项目不超过2 项,只能作为一个项目负责人。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生组成项目团队申报。每个团队人数应控制在5人以内,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

 

四、申报要求

1.大创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申请人为本科生个人或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组成员必须有明确分工。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负责一项省级以上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不得一次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每个项目至多3位指导教师。2023年、2024年大创训练计划项目未按时完成课题进度,不能顺利结题的项目负责人,今年不得申报。各项目申请表模版见附件4。

2.其他要求

申请者必须品学兼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善于独立思考,具备基本的科研素质与能力,能合理安排时间,申报成功后不得以考研、学业忙等理由退出或中止,项目中止将影响学生个人诚信记录。

根据学院预算,将给予立项项目一定的经费资助。课题资助经费主要用于项目研究中所需用品购置及实验消耗等费用,资助经费由项目指导教师指导项目负责人统筹使用。

申请表中项目所属学科请参照附件1。

 

五、结项要求

1.成果要求。结题时,大创训练计划项目需发表相应的论文、专利、获奖或计划书等要求,各类项目结项具体成果要求详见附件2。

2.材料要求。达到结题成果要求的,按照学院通知要求填写“结题报告”并附相关支撑材料,包括专利、论文、竞赛获奖证明、作品书、调研报告或论文、专利、创业计划书、查新报告、检测报告、用户报告、营业执照、财务、税务等材料。所有公开发表的作品必须以常州大学怀德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且注明相应级别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和项目编号。

3.结项时间。各项目拟于当年6月进行评估,公布立项结果,于次年4-5月结题验收。各项目需按计划开展工作,并按要求准时参加答辩、检查与验收。

六、申报流程

1.学院评审。各系部组织专家对各类型项目进行评审,按照审核通过的项目填写2025年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院汇总表(附件3)电子稿(以及附件3的签字盖章扫描为PDF版)打包发至2671606236@qq,com,邮件名统一为“XX系2025年大创计划计划申报”。时间为2025年5月29日之前。

2.学院组织专家系统内评审,评审结果经公示后发布。学院将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择优立项。学院将按照省教育厅的申报通知要求,遴选优质项目推荐为国家级(推荐)项目、省级项目,被推荐为省级、国家级项目,项目负责人需要在省创、国创平台上进行填报登记,具体事项另行通知。优秀创业项目可优先推荐入驻“骥江创客街区”同时优先推荐参加中国国际创新大赛、“挑战杯”系列竞赛。

 

七、工作要求

1.加强跟踪问效

各系部要加强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和过程管理,组织专家,分层次、分步骤对各班级实施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进行情况督察和整体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项目指标分配的重要参考因素。

2.做好项目培育

 各系部要积极做好项目孵化培育工作,组织符合条件的学生团队报名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活动,不断推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转化。所有立项项目立项当年必须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系统报名,否则不予结题,网址:https://cy.ncss.cn/(开通时间以官网为准,注意留存报名成功页面截图,以备结题上传)

联系人:帅康 15261037492 


附件1:项目所属学科.docx

附件2: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大创训练计划项目结题要求.docx

附件3: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请项目汇总表.xls

附件4: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doc

 

 

 


Close the window

© 2017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地址: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大道136号    邮编:214500    技术维护:常州大学怀德学院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