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关于修订2022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2-06-15    已访问: 674

各系、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现就2022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提出以下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四个回归”为基本遵循,以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专业认证标准为基本标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目标导向,提升内涵建设,强化持续改进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培养方案与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构建具有理想信念、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协作品质、国际视野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格局。

   二、修订原则

    1. 稳定性原则。培养方案是学院确保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教学文件,具有严肃性和稳定性。2022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在2021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电子版教务提供给各专业),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存在任务落实有困难、内容前后衔接不匹配等问题的个别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

2. 一致性原则。对于内容相同的课程,2022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名称、学分要求等应与2021级保持一致。

3.与时俱进性原则。全面审视专业培养目标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学院办学定位的契合度、专业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度,凸显专业优势特色,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优化课程设置。

4.所有专业应达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简称国标)。在符合国标的前提下,融会各类专业认证标准和行业标准,认真审视各专业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支撑度、培养方案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合理制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严格参照国标标准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所有培养方案(本科+专转本)定稿后纸质版负责人签字交教务处备案。

三、修订要求

1. 总体学分要求:理工科专业的总学分原则上控制在170分、其他专业总分原则上控制在160分;选修课学分占理论教学学分比例不得低于20%,各类选修课的备选学分应不少于应选学分1.5倍。

2. 课程体系要求:包括专业类课程学分比例、选修课程学分比例、实践与实训课程学分比例,各专业均应满足国标要求。

3. 核心课程要求:参照国标,满足“国标”中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要求。

4.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目标中需明确体现“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毕业要求根据校内认证式专业评估专业认证标准修订,增加“劳动、审美与身心发展”

5. 毕业生不足三届的新办本科专业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师生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

6. 字体统一选用宋体、Times New Roman

7. 所有课程的英文名称核对,保证准确性。

8. 课程代码进教务系统查询,保证与教务系统一致,没有代码的课程单独列出,教务部门加好代码后补充完整。

9. 培养方案一七部分格式要求不变,内容可酌情修改,修改处均加黄色底色并标红。

四、时间安排

1. 616日-620日,启动阶段各系、各部门组织教师学习教育部、省教育厅等下发的各类指导文件,开展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讨论工作,积极采纳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意见。

2. 6月21日-630日,充分调研企业人才需求,按照各系总体安排,修订2022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并以系为单位提交培养方案及培养方案论证报告(每个专业至少3位专家,涉及其他高校及企行业)

3. 71日-7月25日,学院审核阶段有问题与专业教研室主任反馈并修改

请各专业以系为单位于7月1日前统一将2022级本科xx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论证报告以及调整情况一览表(附件1)电子稿以系命名发至教务处陆老师,电话:85120820

附件1.2022级本科培养方案调整情况一览表.xls


教务处

2022615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1 常州大学教务处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大道136号电话:
技术支持:常州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